發布時間:2022-09-24 19:30
在家恩德運醫院的求孕者中,因為胚胎質量差和子宮內膜問題而導致懷孕路上阻礙重重的例子太多了。今天跟大家分享成功經驗的這位姐妹,曾經有盆腔粘連和子宮內膜炎,得過一次宮外孕,雖然年紀不大,但胚胎質量也不是很理想。她是如何在譚姿輝醫生的幫助下一次移植就成功好孕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譚姿輝醫生
診療思路:
患者今年29歲,結婚兩年沒有懷孕,得過一次宮外孕,做了腹腔鏡手術,發現有盆腔粘連,手術之后仍然沒有懷孕。于2021年6月到外院助孕,第1次取卵11個,因胚胎質量差,養囊失敗,沒有移植。第2次取卵14個,形成三個胚胎,分兩次移植,均沒有成功。
因為外院兩次試管沒有成功,于2022年5月份來本院要求助孕。當時結合檢查結果和患者過往病史,決定使用改良的長方案,取卵17枚,冷凍2個A級胚胎和3個囊胚。在給她監測促排卵的周期中,發現她的內膜厚度、形態和血流都是正常的,但是因為有過兩次失敗史,所以建議她做完宮腔鏡檢查之后再移植。2022年7月宮腔鏡檢查發現有子宮內膜炎,消炎治療后,于22年8月移植,于本院一次成功。
試管助孕離不開醫生的專業與耐心,同時也需要患者朋友們的積極配合。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這位姐妹跟大家分享的懷孕“秘籍”,希望好孕氣繼續傳遞~也許下一個成功迎接小天使的人就是你哦!
好孕姐妹自述:
從2019年開始走上試管這條路,在外院經歷了兩次促排卵,有一次還沒有可用胚胎。第二次的胚胎成了3個,但是我取了19個,我當時就在想我才29歲啊,這成胚率也太低了。后來移植了兩次,都沒有著床。大概是因為公立醫院人多吧,大夫和護士的態度也都不好,再加上流水線比較嚴重,我就決定換一家醫院,就來到了家恩德運找到了譚大夫。
譚姿輝醫生
開始沒覺得自己能一次成功,還有點遲疑,但是譚大夫非常認真負責,仔細詢問我的過往病史,然后就開始促排,培育出了2個4ab級的胚胎。我一直以為我胚胎質量差呢,能培育出高級別的囊胚我就覺得他們實驗室挺牛的,還有挺多3天的胚胎。之后我就去做宮腔鏡,檢查出子宮內膜炎,經過兩周的口服消炎藥,開始進移植周。
移植那天我記得譚大夫移植了很久,家恩德運醫院移植是在B超下移植,我覺得這樣比較好,可以找到很好的位置把胚胎移植進去。我記得移植的時候譚大夫說我宮頸那不是很平整,跟其他助手調整了半天,才移植進去。之前在外院是盲移,不到5分鐘就完事了,那大夫怎么就知道移植的位置合適,只能靠我的運氣,我感覺我的運氣一向也不是很好。
經過了煎熬的9天晚上,我突然覺得下腹部有強烈的姨媽感,我就覺得要來大姨媽了。因為一直也沒用試紙測過,我就抱著破罐破摔的心理測了一下,雙杠!我當時臉都憋紅了,實在太開心了。第10天馬上去當地醫院驗血,HCG 93,然后就馬上來找譚大夫,譚大夫也很開心,說數值很好,又給我調整了一下口服用藥,后期抽血看翻倍。之后的翻倍一直挺正常,B超也看到了胎心胎芽。努力了這么久,終于成功懷孕了!





我非常感謝譚大夫,她脾氣不緊不慢,有問必答,而且非常有耐心,本來做試管其實是有點焦慮的,但是每次在她面前就覺得挺安心。專業方面,她也很牛,跟我一天移植的很多人都成功了,而且翻倍都很好。反正總體來說我覺得試管不是靠運氣的,跟胚胎質量,子宮環境,大夫的專業技術,實驗室水平這四個方面有關系,這幾個方面沒問題肯定會成功的!希望試管姐妹們都能跟我一樣收獲好孕!
